联系电话 TEL:+86-10-8530 0530
一、韩国
(一)韩各大企业集团相继发布大规模投资计划。其中三星、现代汽车、乐天、韩华四家集团的计划投资总额约达600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3.2万亿元)。四家集团的计划投资总额相当于韩政府今年全年预算(607.7万亿韩元)。分析认为,各大集团同时发布大规模投资计划旨在配合政府“民间主导促增长”的经济基调。具体看,三星将在今后5年内对半导体、生物、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投资450万亿韩元,其中八成(360万亿韩元)为对内投资。现代汽车集团至2025年将在国内投资63万亿韩元。乐天计划今后5年在国内投资37万亿韩元。韩华将在未来5年投资37.6万亿韩元。
(二)SK宣布至2026年将投资247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1.3万亿元)发展动力电池、芯片、生物科技三大核心技术。其中,对半导体及半导体材料的投资最多,达142万亿韩元。环保领域,SK将向电动车电池及电池材料、氢能、风力、新能源等未来环保产业投资67万亿韩元。生物领域,SK将投资13万亿韩元左右。此外,SK将对数字领域投入25万亿韩元,用于有线、无线通信网和信息通信的开发等。
(三)SK E&S与北京燃气集团签署了关于液化天然气(LNG)和氢能业务的战略合作协议。根据协议,双方将共享其在华拥有的LNG接收站等主要资产运营,并在LNG进口及天然气销售方面开展合作。双方还将研讨利用北京燃气集团的天然气管道掺混输送氢气、投建氢燃料电池发电站等方案。
(四)LG集团宣布至2026年将在国内投资106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5618亿元),用于研发、扩充最尖端高附加值生产设施、构建基础设施,其中48万亿用于研发;43万亿韩元将投资包括电池和电池材料、新一代显示器、人工智能和数据、生物等领域的研发,同时致力于开发固态电池、锂电池等新一代电池。
(五)韩货物在中国进口市场份额下滑。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报告指出,去年韩货物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为8%,较2017年下滑1.9个百分点,在中国的10大进口来源国中降幅最大。作为韩国主力出口品类的存储芯片、无线通信设备零部件、合成纤维和对二甲苯的对华出口虽然增多,但中国的部分进口货源转向台湾、东盟地区,导致韩货物份额大跌。特别是在对华出口稳步增长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、通信设备、电子零部件等信息通信类产品中,中国进口韩商品的比重由2017年的20.5%减至去年的17.9%。报告还指出,在中国高技术品类进口市场上,韩产品也表现平平,份额从2019年起显现下滑势头,被台湾地区和东盟赶超。分析认为,与周边国家的竞争加剧,以及韩国芯片制造商在华生产线扩建,加大了韩货物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下行压力。
(六)韩2022年第一季GDP增速初步核实为0.6%,较前一季度(1.3%)下滑0.7个百分点。分析认为,受新冠疫情蔓延、供应链瓶颈现象持续、乌克兰局势等因素影响,韩国居民消费和投资低迷,影响GDP增长。
(七)韩财政金融部门负责人共商应对经济危机之策。有关负责人认为,美联储大幅加息、俄乌战局持续和供应链不稳等因素叠加,形成了当前的复合型经济危机,预计困难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,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大。为此,韩金融部门要在稳定物价、金融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和金融机构健全性三个方面全力合作应对,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。稳物价是其中最紧迫的课题。为此,应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,同时减轻供给侧成本负担,防止通胀预期发散。
(八)韩国今年第一季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加123.9%,达254亿美元。按行业看,排名依次是制造业(95.5亿美元)、金融保险业(77.6亿美元)、房地产业(24.8亿美元)、信息通信业(17.1亿美元)、电力燃气业(12.7亿美元)。从投资对象国来看,对美直接投资额最多,为87.3亿美元。其后依次是中国(42.6亿美元)、开曼群岛(20.6亿美元)。
(九)韩国汽车零部件对中国的依赖度加深。分析认为,韩国对中国产汽车零部件的依赖度越来越高。特别是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池材料、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度达到60%以上,因此有必要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。在韩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对象国中,中国的比重在2000年仅为1.8%,但今年1-4月增加到了36.2%。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池材料和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度很高,其中电池4大材料之一的负极材料83%依赖中国。随着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,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,在强化国内供应生态系统的同时,需要供应链的多元化。
(十)瑞士国际经营开发研究院(IMD)发表的《2022年IMD国家竞争力年鉴》显示,韩国在63个评估对象国中排名第27位,比去年(第23位)下降4个名次。
(十一)三星电子全球首发量产3纳米芯片。据介绍,第一代3纳米工艺采用GAA晶体管技术,大幅提升了效能。与三星5纳米工艺相比,第一代3纳米工艺可使功耗降低45%,性能提升23%,芯片面积减少16%。三星表示,将于明年投入的第二代3纳米工艺能使功耗降低50%,性能提升30%,芯片面积减少35%。三星电子计划将3纳米制程工艺优先应用于高性能计算(HPC)芯片,再扩大至移动系统芯片(SoC)等。三星电子计划从2025年开始生产基于GAA的2纳米芯片,力争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赶超台积电。
另外,三星电子宣布成功研制第二代智能固态硬盘(SmartSSD)。第二代智能SSD由三星电子和美国AMD共同研发,其运算性能较两家公司2020年推出的首代智能SSD提高一倍以上。三星表示,相较于传统的SSD,搭载新一代智能SSD的系统较普通系统的运算处理时长缩短50%,功耗降低70%,中央处理器(CPU)利用率可最大程度降至97%。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SSD的市占率为40.9%,继续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。
(十二)韩政府自7月起对猪牛鸡肉、奶粉、咖啡豆、大葱等7种生活必需品实行零关税配额。近期,韩物价飞涨,6月物价涨幅高达6%,创24年来新高。与此同时,政府还将加快扩大农副产品供应,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扩大市场流通数量以推进价格稳定。
(十三)三星电子成功研制全球最快GDDR6显存,速率为现有显存芯片之最。三星下一代显存采用使用EUV光刻机生产的第三代10纳米级工艺,容量达16Gb,传输速度较上一代提升30%。若集成在高端显卡,带宽可达到1.1TB/s,相当于每秒传输275部全高清电影。该产品有望搭载于个人电脑、笔记本电脑、游戏主机等重度图形处理设备,可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(HPC)、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车等领域。去年三星电子全球显存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(DRAM)市占率为38.9%,位居第一。
(十四)中国产电动大巴在韩国越来越受欢迎。中国产电动大巴车不仅具备价格竞争力,还具备技术竞争力。据调查,今年上半年新登记的896辆电动大巴中,399辆(44.5%)是中国产。2020年和2021年的占有率分别为23.2%和33.2%。现在,韩国产和中国产电动大巴价格相差无几,均为3.3亿韩元,但中国产汽车仍然很受欢迎,原因是中国产电动大巴一次充电可全天运行,韩国产大巴在运行途中需再充电。
(十五)我商务部表示,中韩两国已启动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,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高水平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磋商。迄今,双方已举行9轮正式谈判,取得实质性进展。商务部表示,自2015年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以来,双方已先后8次进行关税削减,中国对原产于韩国进口货物实施零关税的税目比例已超过40%。今年上半年中韩贸易额达1842.5亿美元,同比增长9.4%。
二、日本
(一)日本二季度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继续下滑。调查显示,受能源价格上涨、日元大幅贬值、企业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,二季度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由上季的14点降至9点。制造业全部16个行业中有12个恶化,其中日本核心产业汽车行业大企业信心指数下降4点至负19点。汽车、制造设备、电气机械受零部件短缺影响显著。二季度大型非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上升4点至13点,非制造全部12个行业中有6个改善,休闲设施等个人服务和住宿餐饮服务的景气大幅上升。
(二)中日(威海)产业合作园区举办推介会,在威海的重点日资企业、具有投资意向的日本机构代表等参加。此次推介会重点推介中日(威海)产业合作园区,园区位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,重点发展机电装备与智能制造、新材料及应用、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三大产业,为日本企业首次进入威海开辟“一站式”的落地空间和全流程的服务平台。
(三)日本央行行长表示,日元近期快速贬值“不利”日本经济。日元对美元汇率6月一度跌至24年来最低位。日央行还表示,将坚持不懈继续推行货币宽松政策,力争实现工资和物价双双上涨的良性循环。有分析称,鉴于日本与持续大幅加息的美国间利率差扩大,日元对美元贬值或将加速。
(四)6月中旬,江苏无锡开通至日本大阪的定期货运航线。无锡往返大阪定期货运航线采用波音757飞机执飞,计划前期每周三班,今后将加密至每天一班,每班可搭载货物25吨左右。
(五)日本电产宣布将在浙江省平湖市建造一座面向电动汽车(EV)的“E-Axle”电机系统旗舰工厂。该项目计划于今年10月动工,2023年10月开始运营,预计年产能可达100万台。日本电产认为,今后全球的电机需求量将会大增,因此计划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。据悉,这是在中国国内建设的第四座“E-Axle”电机组装工厂,也是其中最大的一座。日本电产计划到2025年时将该电机的全球销量增至360万台,产能达到700万台。
(六)广西与日本在穗企业表示将合作拓东盟市场。广西有关部门与日本在穗企业举办经贸合作恳谈会。广西方面表示,广西企业与日本企业优势互补,将助力日本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开拓包括东盟在内的第三方市场。广西汽车产业在研发、制造成本,新能源商用车供应链方面具有优势,双方可探讨在东南亚新兴市场拓展销售。日本方面表示,广西作为有大量日资企业进驻的中国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的连接点,双方在农林业、汽车、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与日企有很大的合作空间。日本最大综合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株式会社代表称,与广西方有望在开通海上航线、港口物流、联运等方面加强合作,打造区域内相关产业链供应链。
(七)松下集团称,到2028年将把车载电池的生产能力提高到目前的4倍。电池业务被定位为集团的发展领域,电池提供给美国EV巨头特斯拉,将在2023年量产新型车载电池,供应北美市场。经营目标设定为2024年度销售额达970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501亿元)、营业利润870亿日元。
(八)日本政府设立了到2030年确保蓄电池生产能力达到600千兆瓦的新目标。这一数值为2020年生产能力的20倍。日本政府拟通过此举进一步扩充帮扶民间企业投资的补助金,维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。到2030年底前,日本拟实现150千兆瓦的蓄电池国内生产能力,剩余450千兆瓦的目标通过海外生产线来实现。2015年,日本的车载蓄电池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%,到2020年被中国及韩国赶超,并下降至20%。当前,日本以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为主,而上述战略目标,则是计划到2030年将安全性能更高的“全固体电池”实用化。
(九)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。日本央行近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,决定维持把利率控制在极低水平的现行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。虽然可能导致日元进一步贬值,但央行决定优先支撑经济。鉴于俄乌冲突长期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等,央行把2022年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期从4月的较上年度增长2.9%,下调至增长2.4%。